作者 |vol配资网站首页
资料来源| 公开数据、公开资料
本文2350字,阅读时长约3分钟
当下,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,企业盈利压力与日俱增,亏损已成为行业多数企业的现状。
近期各大上市房企披露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,超半数企业深陷亏损泥沼,部分企业亏损额更是高达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。
不过,危机也是转机,不少房企主动求变,积极适应市场变化,探索新的发展路径。
此背景下,部分房企仍然凭借着多维度的利润结构、前瞻性的业务布局以及稳健的财务策略。
还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坚定的转型决心,不仅在上半年实现稳健盈利,更通过利润结构的深度重塑,构建起适配未来行业趋势的长期增长能力,为房企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“破局样本”。
亏损成为行业新常态,转型阵痛凸显
近年来,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,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双双下降,2025年上半年市场依旧低迷,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,房企去化压力巨大。
Wind数据显示,105家港股房企中,实现正向盈利的仅25家,即超七成房企出现亏损;A股76家房企中,实现盈利的仅36家,超五成房企处于亏损中。
造成房企大面积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
销售端的持续低迷使得房企收入大幅减少,而土地成本、建安成本等刚性支出却居高不下,严重压缩了利润空间。
同时,融资环境的持续收紧,让房企获取资金的难度加大、成本升高,许多企业为了维持运营,不得不高息借贷,进一步加重了财务负担。
此外,市场竞争加剧,部分房企为了去库存,不得不降价促销,也导致了利润的进一步下滑。
但从长远来看,这一轮行业调整也是房地产企业主动转型、寻求新发展模式的契机。
过去,房地产行业高度依赖土地增值和快速周转,随着市场逐渐饱和、政策调控加强,这种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。
如今,企业必须摒弃过去的粗放式发展,转向精细化运营,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,以适应市场的变化。这种转型虽然伴随着阵痛,但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。
收缩战线,聚焦核心市场谋发展
面对行业困境,众多房企开始收缩战线,将资源集中投向一线城市及高能级二线城市,凭借这些区域稳定的人口流入、强劲的消费能力和完善的基础设施,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,为转型奠定坚实基础。
以滨江集团为例,一直以来深耕杭州及长三角核心城市,通过精准布局,在当地积累了深厚的市场口碑和客户资源。
2025年上半年,尽管市场整体下行,但滨江集团在核心城市的项目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去化率,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5%,达到350亿元。
截至报告期末,滨江集团土地储备中杭州占73%,浙江省内非杭州的城市包括金华、湖州、宁波等经济基础扎实的二三线城市占比17%,浙江省外占比10%。
另外,龙湖集团一二线城市销售占比约90%,回款率超100%,持续保持高质量回款。
结合“好房子”的政策导向,龙湖充分聚焦客户需求,不断提升产品力,在多地逆势领跑,斩获销售佳绩,共计23座城市销售进入当地市场TOP20,15座城市进入TOP10。
聚焦核心市场不仅能为房企带来稳定的销售业绩,还能为后续的经营性业务发展创造条件。
这些城市的高人口密度和消费活力,为商业地产、长租公寓等经营性项目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和市场需求,有利于企业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构建多元业务,切换利润结构求突破
如果说聚焦核心市场是房企转型的“压舱石”,那么深耕经营性业务则是切换增长引擎的“核心动力”。
越来越多的房企意识到,单纯依靠房地产开发销售的单一盈利模式难以持续,必须拓展多元化业务,构建更具抗风险能力的利润结构。
龙湖集团2025年上半年,龙湖实现营业收入587.5亿元,同比增长25.4%。其中,龙湖集团运营及服务业务合计收入占比达22.6%,成为利润的主要贡献源。运营业务上半年不含税租金收入达70.1亿元,同比增长2.5%,毛利率超过75%,服务业务板块上半年不含税收入为62.6亿元。
开源证券分析师指出,龙湖上半年结转规模增加,结转毛利率承压,但整体负债结构优化,运营和服务业务稳健增长。
该机构认为,龙湖运营服务收入稳健增长,毛利率维持高位,看好后续盈利修复,维持盈利预测及“买入”评级。
华润置地同样积极布局经营性业务,通过构建“经营性不动产+大资管”的双轮驱动模式,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。
2025年上半年,面对房地产市场竞争加剧及经营环境不确定性攀升的挑战,华润置地坚持战略引领投资和生产运营精益化的管理导向,在复杂格局中实现业绩稳中有进、领跑行业。
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949.2亿元,同比增长19.9%;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118.8亿元,同比增长16.2%。其中,经常性收入人民币205.6亿元,同比增长2.5%,占总营收比重21.7%,核心净利润贡献占比提升至60.2%。
经营性不动产和资管业务实现营业额121.1亿元,同比增长5.5%,对公司业绩和长期稳定现金流的拉动效应愈发显著。
行业前景展望:在转型中寻找新机遇
尽管当前房地产行业面临诸多挑战,但在转型的阵痛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。
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持续优化,“房住不炒”定位下,房地产市场正逐步回归理性,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。
对于积极转型的房企来说,未来有望在新的市场格局中抢占先机。
一方面,聚焦核心市场的战略将使企业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住房需求,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,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,增强市场竞争力;另一方面,深耕经营性业务将为企业打造多元化的盈利渠道,降低对开发业务的依赖,提升抗风险能力。
商业地产、长租公寓、物业管理等经营性业务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,还能通过数字化、智能化升级,挖掘更多潜在价值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展望未来,房地产行业将告别过去的高速增长时代,进入一个更加注重质量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。
那些能够坚定推进战略转型,积极适应市场变化,不断创新业务模式的企业,将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,实现长期稳健发展。
而整个行业也将在企业的共同努力下,完成转型升级,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继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。
益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